![]() 注冊時間:2014-09-03 最后登錄:2017-09-27 |
![]() 2017-2018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阿右旗一中 楊得軍 考試時間:10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l-35.5 Sn-119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向含有下列離子的溶液中滴加NaCl并通入足量SO2氣體后,溶液中還可能大 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K 、Fe2 、SO42-- B、Ag 、H 、NO3— C、NH4 、Fe3 、SO42-- D、Mg2 、Ca2 、HCO3— 2.下列解釋過程或事實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熔融燒堿時,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堝:SiO2 2NaOH B.在海帶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 2I- H2O2 2H == I2 O2↑ 2H2O C.紅熱的鐵絲與水接觸,表面形成藍黑色(或黑色)保護層:
3Fe
4H2O D.“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和“潔廁靈”(主要成分鹽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氣: ClO-+Cl-+2H+== Cl2↑+H2O 3.下列有關水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石灰、碳酸鈉等堿性物質處理廢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鋁鹽和鐵鹽處理水中的懸浮物 C.用氯氣處理水中的Cu2 、Hg 等重金屬離子
D.用燒堿處理含高濃度
4.亞氨基鋰
表示為
A.
C. 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AlCl3溶液與燒堿溶液反應,當n(OH-):n(Al3 )=7:2時, 2Al3 7OH- = Al(OH)3↓ AlO2- 2H2O B.Cl2與FeBr2溶液反應,當n(Cl2):n(FeBr2)=1:1時, 2Fe2 4Br- 3Cl2 = 2 Fe3 2Br2 6Cl- C.CuCl2溶液與NaHS溶液反應,當n(CuCl2):n(NaHS)=1:2時 Cu2 2HS-= CuS↓ H2S↑ D.Fe與稀硝酸反應,當n(Fe):n(HNO3)=1:2時, 3 Fe 2NO3- 8H = 3 Fe2 2NO↑ 4H2O 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4gNaH中陰離子所含電子總數為2NA B.標準狀況下,44.8LNO與22.4LO2混合后,氣體中分子總數為2NA C.在0.lmol/L的K2CO3溶液中,陰離子數目大于O.1NA D.300mL2mol/L乙醇溶液中所含分子數為0.6NA 7.某溶液中存在Na 、SO42-、SO32-、Cl-、HCO3-、Br-中的若干種,依次進行下 列實驗,觀察到現象記錄如下。(1)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pH>7;(2)向溶液 中滴加新制氯水,無氣體產生,加入四氯化碳振蕩、靜置,四氯化碳層呈橙色,用 分液漏斗分液;(3)向分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鋇和稀硝酸的混合液,只有 白色沉淀產生,過濾;(4)在濾液中加入硝酸銀和稀硝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產 生。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肯定有Na ②肯定有SO42- ③肯定有SO32- ④肯定有Br- ⑤肯定有Cl- ⑥肯定沒有HCO3-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8.25℃時,在含有大量Ba2 的某澄清透明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OH-物質的 量濃度1×10-12mol/L,則在此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有 A.Na 、Fe2 、NO3- B.K 、CH3COO-、SO42- C.NH4 、HCO3-、SCN- D.Cu2 、Mg2 、Cl- 9.設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80℃時,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OH-數目為10-13NA B.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陽離子數目略小于0.2NA C.C3H8分子中的2個H原子分別被1個-NH2和1個-OH取代,1mol此有機物所含共同電子對數目為13NA D.以Mg、Al為電極,NaOH溶液為電解質溶液的原電池中,導線上流過NA個電子 10.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無色透明的溶液中:Fe3 、Mg2 、SCN–、Cl–
B.
C.c(Fe2 ) =1mol·L?1的溶液中:K 、
D.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 、 11.【濟寧市2017屆第二次模擬考試】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有關敘述 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 2LCH2C12含極性共價鍵數目為2NA B.含1mol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適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時溶液中NH4 的數目大于NA C.4.6g甲苯(C7H8)和丙三醇(C3H8O3)混合物中含H原子數目為0.4NA D.將1molCl2通入足量水中,溶液中HC1O、Cl-、ClO-粒子數之和為2NA
12.用草酸的稀溶液或草酸鈉的酸性溶液可以洗滌粘在皮膚上的高錳酸鉀,其離子方程式為(未配平):MnO4- C2O42- H ----CO2 Mn2 _____ 關于此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C.該反應電子轉移總數是5e- 13.將一定量的氯氣通入30 mL濃度為10.00 mol/L的氫氧化鈉濃溶液中,加熱少許時間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體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與NaOH反應的氯氣一定為0.3 mol B.n(Na+)∶n(Cl-) 可能為7∶3 C.若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為n mol,則0.15 < n < 0.25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為11∶2∶1 1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NaOH溶液與CO2反應,當n(NaOH):n(CO2)=4:3時, 4OH- 3CO2 = CO32- 2HCO3- H2O B.在過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適量碳酸氫鎂溶液: Ca2 OH- HCO3- == CaCO3↓ H2O 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D.過量Na投入AlCl3溶液:Al3+ 4Na 2H2O = AlO2- 4Na+ 2H2↑ 15.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較多的H 、SO42-、NO3-,則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離子 組是( ) A.A13 、CH3COO-、C1- B、Na 、NH4 、C1- C.Mg2 、C1-、Fe2 D、 Mg2 、Ba2 、Br- 16.某無色溶液可能含I-、NH4 、Cu2 、SO32-中的若干種,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無色,則下列關于溶液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⑤可能含有SO32-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17.火法煉銅首先要焙燒黃銅礦,其反應為:2CuFeS2 O2→Cu2S 2FeS SO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O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B.CuFeS2僅作還原劑,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molCu2S,有4mol硫被氧化 D.每轉移l.2 mol電子,有0.3mol硫被氧化
18.工業上以鉻鐵礦(主要成分為
(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反應(1) (2)為氧化還原反應
B.反應(1)的氧化劑是
C.高溫下
D.生成1 mol的
19.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
20. pH=0的某溶液中還可能存在Al3 、 Fe2 、NH4 、Ba2 、Cl-、CO32-、SO42-、NO3-中的若干種,現取適量溶液進行如下 一系列實驗:
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試液中一定有Fe2+、SO42-、H+、NH4 、A13 B.試液中一定沒有Ba2+、CO32-、NO3- C.步驟③中一定發生反應:2AlO2- CO2 3H2O=2Al(OH)3↓ CO32- D.氣體A與氣體B不可能發生化學反應 第Ⅱ卷(共4道題,共60分) 21.(12分)硫酸亞錫(SnSO4)是一種重要的硫酸鹽,廣泛應用于鍍錫工業。某研究小組設計SnSO4制備路線如下:
查閱資料: Ⅰ.酸性條件下,錫在水溶液中有Sn2 、Sn4 兩種主要存在形式,Sn2 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堿式氯化亞錫,Sn相對原子質量為119。 回答下列問題: (1) 操作Ⅰ是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 (2) SnCl2粉末需加濃鹽酸進行溶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入Sn粉的作用有兩個:①調節溶液pH,②_______________。 (4) 反應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該沉淀的離子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 酸性條件下,SnSO4還可以用作雙氧水去除劑,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該小組通過下列方法測定所用錫粉的純度(雜質不參與反應):
①將試樣溶于鹽酸中,發生的反應為:Sn
2HCl ②加入過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濃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 ,發生的反應為:
6FeCl2
K2Cr2O7 14HCl 現取0.80 g錫粉,經上述各步反應后,共用去0.1000 mol/L K2Cr2O7溶液20.00mL。則錫粉中錫的純度為_______________。 22.(16分)焦亞硫酸鈉(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之一。某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焦亞硫酸鈉的制取
采用如圖裝置(實驗前已除盡裝置內的空氣)制取Na2S2O5。裝置Ⅱ中有Na2S2O5晶體析出,發生的反應為Na2SO3+SO2
(1)加試劑前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裝置Ⅰ中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濃硫酸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裝置Ⅱ中分離出產品可采取的分離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完整實驗裝置,在下列裝置中選擇一個最合理的裝置放在裝置Ⅲ處,可選用的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為___________(填序號)。
實驗二:葡萄酒中抗氧化劑殘留量的測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劑。測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以游離SO2計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I2+2H2O ①按上述方案實驗,消耗標準I2溶液30.00 mL,該次實驗測得樣品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以游離SO2計算)為________________g·L-1。 ②在上述實驗過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氣氧化,則測定結果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23.(14分)某學習小組為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分散系的性質做了如下一組綜合實驗,根據實驗流程回答相關問題:
(1)請寫出Fe2O3與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物質②為 . (3)請寫出FeCl3與鐵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最終生成Fe(OH)3濁液,該過程的現象為 ,此過程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為(用化學方程式表達) . (5)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制得分散系③ ,它與FeCl3溶液、Fe(OH)3濁液的本質區別是 .
24.(18)二氧化氯是黃綠色的氣體,可用于水體消毒與廢水處理.一種制備方法為: H2C2O4 NaClO3 H2SO4→ Na2SO4 CO2↑ ClO2↑ H2O 完成下列填空: (1)配平上述反應方程式,該反應的還原產物是 . (2)該反應每產生0.2mol ClO2,需要消耗草酸晶體(H2C2O4?2H2O) g. (3)上述反應物中屬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順序是 ,其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最外層電子云形狀為 . (4)二氧化氯具有強氧化性,能漂白有色物質,其漂白原理與 相同.(寫一種) (5)二氧化氯能凈化有毒廢水中的氰化鈉(NaCN),生成NaCl、CO2和N2,請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6)上述反應產物NaCl中含有 鍵,工業上用電解熔融的氯化鈉制備金屬鈉,氯氣在 (寫電極名稱)產生.
班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 22.(1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填序號)。 (5) ①________________g·L-1。 ②測定結果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23 (14分)
(1) (2) 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18分) H2C2O4 NaClO3 H2SO4→ Na2SO4 CO2↑ ClO2↑ H2O (1)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 g.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 鍵,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選擇(60分) A B C B B / A A D C B / C D C B B / A A B D B 21、(12分,每空2分) (1)蒸發濃縮,冷卻結晶 (蒸發結晶亦可) (2)抑制Sn2 的水解 (3)防止Sn2 被氧化為Sn4 (4)Sn2 CO32-- ==SnO↓ CO2↑ (5)Sn2 H2O2 2H == Sn4 2H2O (6)89.25% 22、(12分)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分) ; Na2SO3 H2SO4(濃)== Na2SO4 SO2↑ H2O(2分) (2)不能(1分); 如用稀硫酸,則生成的二氧化硫會溶解在溶液中而難以逸出(1分) (3)過濾(1分) (4)d(2分) (5)①0.192(2分) ②偏低(1分) 23(10分)(1)Fe2O3 6H ═2Fe3 3H2O; (2)NaOH溶液; (3)Fe 2FeCl3═3FeCl2; (4)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4Fe(OH)2 O2 2H2O═4Fe(OH)3; (5)Fe(OH)3膠體;分散質粒子大小不同. 24.(1)1;2;1;1;2;2;2;ClO2; (2)12.6; (3)Na>S>Cl;球形; (4)HClO(合理即可); (5)2ClO2 2CN﹣=2CO2 N2 2Cl﹣; (6)離子;陽極.
|
阿拉善教研云平臺